【期刊信息】

Message

刊名:心理科学进展
曾用名:心理学动态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主管:中国科学院
ISSN:1671-3710
CN:11-4766/R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1.489796
被引频次:131455
数据库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2017);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2019-2020);CSSCI中文社科引文索引(2019-2020);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18);统计源期刊(2018);期刊分类:心理学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离婚就离婚,王岳伦最后一句为什么要这么写

来源:心理科学进展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2-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吃瓜的壹读君|米吱 王岳伦李湘离婚了。 但火上热搜的不是俩人离婚的消息,而是王导发的“离婚微博”。看看微博内容,前面都很正常,措辞严谨,但最后一句却让人一时间摸不着头

吃瓜的壹读君|米吱

王岳伦李湘离婚了。

但火上热搜的不是俩人离婚的消息,而是王导发的“离婚微博”。看看微博内容,前面都很正常,措辞严谨,但最后一句却让人一时间摸不着头脑:

“也祝福李湘和她的意中人能白头到老。”

表面看是祝福,实则颇有绿茶之嫌。或许是发完就意识到这样不妥,王岳伦很快就删掉了这条微博,但消息灵通的网友早已留存证据,在相关微博的评论区盖起3w评论的高楼。

有一眼就看出来王岳伦这是在甩锅,为自己出轨找借口的。

有人狠话不多,直接称王导“茶里王”的。

网友真·人均鉴茶大师

有网友更绝,针对王岳伦多次被拍到和女子有亲密行为这事儿,直接反讽一句:还是先祝福你和你的意中人吧,就是不知道先祝福哪一个。

微博@新浪娱乐也皮得很,直接创建了一个投票,其中得票第二多的选项就是“王岳伦最后一句在内涵什么”。

所以,王岳伦为什么要发最后这句话?那发都发了,为什么又要删掉?

人人都想自我辩护

认知失调是原动力

简单分析一下最后一句话的隐含意义:

“我或许有错,但这段婚姻关系破裂她也有责任。”

总而言之,错不都在我,甚至错不在我。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这是一种自我辩护行为。所谓自我辩护与合理化很像,简单理解就是给自己的错误找到合理的理由,通过自我辩护,个体试图使自己的错误和糟糕决策看起来无足轻重,混淆自身行为和道德信念之间的不同。

一句话总结:不承认自己有错,试图为自己开脱。

自我辩解的原动力,或者说根本原因,是认知失调。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最早提出认知失调,他认为,认知失调是一种紧张、冲突的状态,当某个人同时拥有两种不一致的认知时,就会出现这种状态。

拿出轨做例子。一般而言,无论是男是女,是否出轨,大家都会有这样的认知:

认知A:出轨是不好的。

而只要是心智成熟的成年人,也大都能判断出自己是否出轨,因此,可以认为出轨者会有以下认知:

认知B:我出轨了。

当认知A和认知B相撞,矛盾和冲突产生,认知失调出现。

认知失调≈心理分裂

认知失调会导致不适感,从轻微的疼痛到极度痛苦不等。而且这种痛苦不仅是心理上的,也可以是生理上的:脑成像研究表明,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犯错时(明知出轨不好却还是出轨),被激活的脑区和体验到生理疼痛的脑区相同。

为了缓解这种不适(本质是消除两种认知之间的矛盾),人们有三种选择:改变认知A;改变认知B;建立新的观点,调和认知A和B。

也就是说,出轨者可以有的选择是:

认为出轨不算什么,多情是人的本能。

不出轨。

认为虽然我出轨不对,但是ta也有不对的地方(比如也有新欢),两相抵消。

这对话熟不熟悉

看到这里,有的人可能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只要跟自我辩护者摆事实、讲道理,对方总是会“迷途知返”的。

如果事情这么简单就好了。

首先,认错没有那么简单。大多数人都会发现,要说出“我错了”这句话很难,而且,一个人在情感、金钱和道义方面所冒的风险越高,说出这句话的难度就越大。

其次,自我辩护者很多时候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在“狡辩”。不过,这不怪自我辩护者,要怪就怪记忆。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卡罗尔·塔夫里斯和艾略特·阿伦森认为,假设一个人做错了,要他当下有意识地撒谎去欺骗他人很难,但随着时间流逝,人们的记忆会出现自利性扭曲,我们会忘记或者歪曲以往发生的事件,开始相信自己的谎言。

懂了,下次见谁犯错,立刻直接打死,避免对方扭曲事实(不是)。

但有问题及时解决是真的。

深夜容易emo

是血清素搞的鬼

再来说说王岳伦为什么要删掉这条微博。

有网友总结的很到位:王导的深夜emo结束了,清醒后肯定得赶紧删。


文章来源:《心理科学进展》 网址: http://www.xlkxjzzz.cn/zonghexinwen/2021/1207/894.html


上一篇:疫情局部反复易引起老人心理焦虑 专家建议提高
下一篇:毛茸茸的玲娜贝儿,为什么这么招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