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Message

刊名:心理科学进展
曾用名:心理学动态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主管:中国科学院
ISSN:1671-3710
CN:11-4766/R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1.489796
被引频次:131455
数据库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2017);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2019-2020);CSSCI中文社科引文索引(2019-2020);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18);统计源期刊(2018);期刊分类:心理学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罪犯心理矫治心理咨询与治疗初探

来源:心理科学进展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罪犯心理矫治——心理咨询与治疗初探袁润[西北政法学院公安学院,陕西西安,]提要:与常人相比,缺陷的社会化,特殊的犯罪、监禁改造经历,常常使罪犯面临更多的轻重程度不同的
罪犯心理矫治——心理咨询与治疗初探袁润[西北政法学院公安学院,陕西西安,]提要:与常人相比,缺陷的社会化,特殊的犯罪、监禁改造经历,常常使罪犯面临更多的轻重程度不同的心理异常。同时,心理科学的发展已经为人类个体的犯罪行为的发生提供了具有相当说服力的解释,因此对罪犯进行心理矫治也就成为一种必然。其中,罪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能否合理利用、正确操作对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具有深远的意义。近些年来,源于西方国家的心理矫治技术在我国罪犯改造工作中的应用,使之出现了新的突破。实践证明,对罪犯开展心理矫治,已成为我国罪犯改造工作在新时期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罪犯改造工作迈向现代化、文明化、科学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一、罪犯心理矫治概述-罪犯心理矫治指系统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术,通过对罪犯开展心理评估、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预测等一系列活动,帮助起调节不良起情绪,改变不良的认知方式,改善或消除异常心理,完善其人格的一种活动。罪犯心理矫治以增强犯罪人的思想认识水平,培养犯罪人的自制力,帮助犯罪人改变认知结构和思维模式,疏导犯罪人的消极情绪,纠止犯罪人的不良行为习惯为主要内容。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对犯罪心理治疗方法进行如下分类:(一)以治疗地点为标准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矫正机构内的治疗:二是门诊治疗;三是社会治疗。(二)以对被治疗者的心理行为进行干预的水平为标准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支持性心理疗法;二是分析性治疗;三是训练性治疗。(三)以治疗人数为标准可以分为两类:个别治疗和集体治疗。二、罪犯心理咨询‘罪犯心理咨询是指由监狱组织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有心理问题的罪犯发现自身的问题及思想根源,从而挖掘罪犯的潜在能力,改变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和不良的行为模式,以提高罪犯对监狱生活的适应性和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的过程。罪犯心理咨询的技巧和方法主要有:(一)会谈的技巧会谈是心理咨询的基本技巧,亦是心理咨询中最难把握,最值得探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之66-一。在罪犯心理咨询的会谈过程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1.增强来访罪犯的谈话动机。首先,咨询人员只有通过与来访罪犯的交谈,才能明确其障碍和困难所在;其次,坦率的谈话本身就具有发泄和治疗的作用,有助于来访罪犯心情舒畅、减轻压力,因而更容易解决问题;最后,咨询人员应及时对来访罪犯的谈话以强化和鼓励。2.减轻来访罪犯对会谈的焦虑。首先,咨询员要有宽容和接纳的-1、5"态,能够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其言谈和感受;其次,来访罪犯都觉得-15、,理障碍是件丢脸的事,同时其中也涉及诸多隐私,所以咨询员对谈话要注意保密;再次,咨询员要尊重对方的意见,不应强迫对方去谈其不愿提及的事;最后,人在不熟悉的环境中容易焦虑,所以咨洵员要适当的说明会谈方式。3.促进会谈顺利进行的技巧咨询员通过适当的交谈技巧,可以保证会谈的顺利进行。以下技巧很有价值:<1)了解来访罪犯的看法和感受。例如:“那时你的感受是什么?”,“你对此持什么态度?”等;(2)善于使用“还有呢?”,“是啊!”等过渡性语言;(3)重复来访罪犯的某一段话或某几个字。这种重复意味着重现,会促进对方说出更多的相关信息;(4)对所讲内容进行概括,这样可以检验咨询员对会谈了解的正确与否,如果让来访罪犯自己概括,可以促进其理智的看待问题和困难;(5)应对“沉默”的技巧,咨询员应找出沉默的原因,及时采取适当措施予以打破;(6)反问。如果咨询员对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可以用反问的方式请对方提供参考答案,然后讨论正确与否;(7)来访罪犯会用缺乏信任的眼光询问咨询员,这时咨询员可以适时讲出他的情绪感受,以在感情上产生共鸣,深入会谈。(二)提问与倾听的技巧提问时应注意:一是多重问题或含糊不清的问题容易造成罪犯不知所措或难以问答,应避免;二是敏感性问题提出时要慎重,要注意诱导;二是责备性问题会引起罪犯强烈的心理防卫,应杜绝。只有真诚的倾听,才会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使对方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他们才会吐露心声。倾听时,咨询员要进行正确引导,听出对方所述的事实真相,所持的真实的态度。有效的倾听必须掌握以下技巧:1.非言语性关注。倾听时咨询员要及时发出非言语性的反馈信息,如用点头、微笑等表示理解、鼓励来访罪犯;2.完整而耐心地倾听,不要因为来访罪犯文化层次或价值观念与自己不同而随意打断、拒绝他们;3.重复对方所述内容或关键词语,以鼓励来访罪犯和深入谈话;4.对情感的反应。做到这一点,能使来访罪犯深切体验到被理解的感受,进而成为了解罪犯打开罪犯心灵门扉的钥匙;5.说明语句就是对来访罪犯谈话进行实质性的说明。这有助于检查咨询员对来访罪犯的问题的理解,为进一步的咨询会谈打下坚实的基础;6.总结是会谈中咨询员倾听活动的结晶,也是会谈必用的技巧之一。(三)“共情”的技巧“共情”简单的讲就是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意思,是体察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共情有助于良好咨询关系的产生,促进来访罪犯的自我表达、自我探索,从而达到更多的自我了解和咨询双方更深入的交流,更具有明显的助人、治疗效果。咨洵员一方面要明确来访罪犯的心理活动;另一方面要善于将对来访罪犯的共情传达给他们。使用共情时,应注意以下方面:第一,咨询员应将自己放在来访罪犯的地位和处境上来尝试他们的喜怒哀乐;第二,共情的表达要适时适度,因人而异,否则会适得其反;第三,用某些非言语行为表达共情应考虑文化背景和来访者的特点,例如西方国家心理咨询员有时可以用拥67抱、抚摸、甚至亲吻来表达共情,但中国一般不会这样;第四,咨询员不太肯定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是否达到共情时,可以用尝试性、探索性的语言来表达,同时让来访罪犯予以检验、修正;第五,共情除用言语表达外,还可用非言语行为,如点头、微笑、手势等表达,适当时应将二者结合起来使用;第六,正确把握角色在共情时尤为重要,咨询员要能进能出,出入自如,恰到好处,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四)认知法和操作技巧认知法是咨询员通过改变来访罪犯的认知结构,及思维方式和观念,从而消除其心理障碍的方法。认知法的常用手段是ABC法,A一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on),B一代表对此事件的想法和信念(beliefs),C一代表对B作出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s)。用图表示为:A+一B—,CABC理论认为,直接引起人的行为和情绪反应的是一条“认识的通路”(B),人们对事件的认知、看法、解释是导致人的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每个人在体验一种事件后所形成的观念和看法通常会是以下四种特性中的一种或几种:积极的、消极的、中性的、混合性的。通过心理咨询,要让来访罪犯理解自己的消极观念B才是产生心理障碍c的真正原因,并对这种消极观念加以改变,消除其心理障碍。三、罪犯心理治疗罪犯心理治疗,就是应用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理论和技术,由专业人员在与被治疗的罪犯之间建立一种职业关系的基础上,通过语言、表情、文字、动作等媒介,消除或缓解罪犯的各种心理障碍和异常行为,使罪犯恢复心理健康,重塑健康人格的过程。现在监狱中常用的罪犯心理治疗方法有:(一)精神分析疗法精神分析疗法又称心理分析疗法,是由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的心理治疗方法。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包括无意识理论、性心理发展理论和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可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人部分,无意识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内容。此外,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他认为二者协调心理就健康,不协调则会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弗洛伊德根据自己的理论观点,创立了一系列相关的心理分析方法。其中有自由联想、梦的解析、催眠与暗示、移情和解释等。例如自由联想,这是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主要疗法之一。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布置一个安静、优美、光线柔和的环境,让病人坐在或躺在舒适的椅子上,在心理医生的适当引导下,病人无拘无束地回忆童年以来所遭遇到的精神创伤及其他经历,并如实报告出来。医生主要是听病人讲,并适时予以引导,但不要随意打断病人的谈话,让其将深藏于无意识中的心理创伤宣泄出来减轻其内心的压抑和痛苦,然后帮病人找出心理障碍的根源,让其有所领悟,重塑健康心理。(二)行为疗法行为疗法亦称“行为矫正”,始于二十世纪苏联生物学家巴甫洛夫对动物的试验研究,它是根据条件反射原理和社会学习理论,矫正个体不良行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其理论基础是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强化以及行为异常是学习的结果。行为疗法通常要求具有专门的技术、药物和机械,根据个体行为的改变情况给予强化或惩罚,其种类、方法多,并具有针对性,6R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1.系统脱敏法:适用于恐怖症和神经症。系统脱敏法在实施中由二个部分组成:放松训练: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要求病犯在放松情形下,按登记层次中列出的项目进行想象或实施脱敏。其中等级层次按病犯报告出的恐怖或焦虑事件按程度由小到大顺序排列,一般所建立的等级层次以6至10个为宜。例如,一专家在运用系统脱敏法治疗一位患有雷声恐怖症的病犯时,建立的等级层次为:A.在室内,看阴天;B.听关于雷声将要来临的广播;C.在室内听远处的雷声;D.在室内听近处的雷声;E.在室内听头顶上的雷声;F.在室内听雷声,看雷电:G.在户外听雷声,看雷电;H.在野外听雷声,看雷电。2.厌恶疗法:针对异常行为。厌恶疗法,亦称对抗性条件反射疗法。其理论基础是条件反射原理,它将令人厌恶的或惩罚性的刺激与病犯需戒除的不良行为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反射的作用,来消除这种不良行为。可用来克服酗酒、烟瘾、同性恋等行为,亦可以治疗强迫症。治疗常用的厌恶刺激主要有电击、恶臭、巨声、药物、烟熏等。例如,让有酗酒恶习的病犯先服催吐药,然后饮酒,如是几次,以后病犯一闻到酒味就会呕吐,从而达到戒酒的效果。3.消退训练:适合恐怖症、厌食症和肥胖症。不良行为和病态举动都是不良条件引起强化持续的结果,如果消除这些不良的强化作用因素,不良行为就会自动消退。对病犯进行治疗时,一方面要消除导致不良行为的强化刺激;另一方面塑造新的符合道德和法律规范的行为,将消退疗法和行为塑造法结合起来,从而使病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暴露法:例如用蛇来治疗恐蛇症。暴露法亦称满灌疗法或冲击疗法。此法主要通过迅速、充分地向患者呈现他所害怕的刺激,经过实际的体验他感到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后果,恐惧感就会慢慢消除。行为疗法在罪犯心理矫治方面可以发挥独到的作用,但也不是绝对的,有时可能会面临道德或法律问题的干扰。(三)现实疗法现实疗法是美国的精神病学家格拉泽于1965年在加州治疗被监禁的少女时最早归纳出来的一种心理疗法。这一疗法假定,所有的人都有互相交往和尊重的需求,当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出现不负责任的行为。个人之所以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就是由于他们的基本需求在现实世界中难以满足的结果。病犯生活在自己想象的虚构世界中,他们不愿正视现实,往往采用回避的方式来适应环境,也就形成了一些与道德、法律相悖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导致了违法犯罪的产生。现实疗法将病犯从虚构的世界中拉回现实,让其正视现实,明白自己的行为是不现实、不正确、不负责的,是不为社会所接受的,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培养其养成现实、负责、正确的行为方式,帮助其用这样的行为方式来适应社会生活,满足其基本需求。实践证明,现实疗法只是一种治标的疗法,只能帮病犯克服当前的现实困难,要迸一步深人治疗还应采用行为疗法和精神分析疗法。(四)森田疗法森田疗法是20世纪20年代前后日本精神病学家森田午马创立的,此疗法创立以来,以其对神经症治疗所取得的临床疗效而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和重视,并取得广泛好评。西方人称森田午马为“日本的弗洛伊德”。森田认为,神经质的病理可以用公式表达如下:起病:素质×机遇×病因69素质即疑病素质,即神经质症患者具有的某种共同特征,这是神经质症发生的基础。所谓疑病,就是疾病恐怖,担心自己患病。这是人生存欲望的反映,每个人都有。但强度过分时,就易形成一种异常的精神倾向,逐渐呈现出复杂的、顽固的神经质症状。机遇是指某种状况下使人产生病态体验的事情,即诱因。病因是指精神交互作用,即因某种感觉偶尔引起对它的注意集中和指向,这种感觉就会变得敏感,感觉的过敏使注意力进一步固定于此感觉。感觉和注意彼此促进交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产生精神身体症状。森田认为,由于某种诱因,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身体或精神变化,由于注意力集中,其感觉越来越敏感,注意力随之越集中,并固定下来,症状进一步发展,形成神经质症状。疑病素质是根源,精神交互作用对症状发展起重要作用。森田疗法将着眼点放在对疑病素质的陶冶和锻炼上,同时阻断精神交互作用。强调“像健康人一样生活就会变得健康”,让患者将自己纳入健康人范畴,积极追求健康人的生活态度。森田疗法有着自身显著的特点:(1)不问过去,注重现在;(2)不问症状,重视行动;(3)生活中指导,生活中改变;(4)陶冶性情,扬长避短。四、结语心理矫治以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理论和技术为支撑,但与一般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不同,心理矫治是监狱的一种有组织活动,在矫治对象、矫治方式、介入途径、支撑系统方面均有自身的特殊性,在开展罪犯心理矫治的工作中,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理解与支持;二是配合和协调;三是角色及其转换;四是测试与评估;最后是评价问题。实践证明,罪犯心理矫治工作作为改造罪犯的一项工作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运用心理科学的原理所创立的诸多科学的方法,从生理、心理、社会的角度,全方位思考和把握罪犯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它在运作过程中所遵循的平等、保密、友善、中立的原则:它自身所具有的可操作性、实验性、灵活性、易接受性等特点,使它在我国监狱改造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罪犯心理矫治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和实际工作的广泛开展,它的作用和效能必将会得到越来越大的发挥。口参考资料:(1)章恩友主编.罪犯心理矫治技术(M).比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244--263,31卜-358(2)狄小华著.罪犯心理矫治导论(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344--349.(3)梅传强主编.犯罪心理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92--406.(4)罗大华主编.犯罪心理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377—387.(5)罗大华、刘邦惠主编.犯罪心理学新编(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335--362.(6)魏健馨、张学林著.犯罪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215—221.(7)朱营周主编.新编犯罪心理学(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309—319.(8)梅传强、王敏主编.犯罪心理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347—370.70青少年犯罪研究2006年第6期

文章来源:《心理科学进展》 网址: http://www.xlkxjzzz.cn/qikandaodu/2021/0319/768.html


上一篇:卡片
下一篇:遵循心理科学规律创新大学生预备党员教育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