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Message

刊名:心理科学进展
曾用名:心理学动态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主管:中国科学院
ISSN:1671-3710
CN:11-4766/R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1.489796
被引频次:131455
数据库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2017);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2019-2020);CSSCI中文社科引文索引(2019-2020);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18);统计源期刊(2018);期刊分类:心理学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3)

来源:心理科学进展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鼓励创新的动向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语言和思维的综合训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题。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思维内容或教师的讲授提

三、鼓励创新的动向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语言和思维的综合训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题。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思维内容或教师的讲授提出疑问,和老师,同学一起探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好语文,而且有利于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因此切不可只是教师问,学生答”。认为提问是教师的专利,谁提出一个教师始料不及的问题,就被视为和老师在。抬竹杠“故意找碴子”,这些认识都是不对的。它们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要养成善于诱导学生发问的习惯,例如《鸟的天堂》有的学生问写了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为什么没看见鸟?《跳水》中为什么老船长要用枪逼儿子跳水而不用棒?《司马光》中,不砸缸行不行?《林海》一文中为什么课文中三出现了“亲切、舒服”字眼。是不是用词重复?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教师要给予高度赞扬,充分肯定。

创新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真正起到主导、组织、启发、促进、鼓励、帮助的作用,要让学生真正做到善观察,善提问;敢操作。敢猜测;能独立思考,能独立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的创新、质疑,对他们的标新立异,只要有一定的道理就要给予肯定、赞扬,自己本身做到不盲从权威人士。这样设置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不断质疑、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对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思考。在思考中得出结论。在观察中得出假设,在假设上进一步分析得出绪论,真正地把课本知识转变成自身的能力,这也才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3]。

本文对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方法进行了浅析,分别从创造创新环境、创新教学方法以及鼓励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教学创新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旨在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阶段语文学习是整个学校语文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基础,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能够帮助小学生学习更深的语文知识,为以后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心理学家黎黑给心理学下了一个揭示其本质的定义:心理学是人类理解自我的探求。黎黑认为,心理学的未来有赖于它的解体。也就是说,未来将没有什么单一的心理科学,而只有整体的心理科学。心理学将会与其他各学科融合成为一种“集合物”。遵循这样的逻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是和我们所建构的教育生态环境以及种种教育中介、教育影响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不仅仅是一点心理调查、心理咨询或几节心理教育课所能涵盖的。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整个学校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并且和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息息相关。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立足各类课程,进行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应和各种课程相互结合、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才能真正植根于学校教育的土壤中,获得取之不尽的资源和动力,从而成为建构现代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相结合。学科课程是现代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丧失这一主阵地。在具体操作中,所有任课教师应根据学科及教材特点,有计划地系统确立任教学科的心理教育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实现,大力挖掘学科课程中的心理教育资源。如语文教学中的“指引”教学法;数学教学中的“七显”教学法;理化教学中的“尝试”教学法;政史教学中的“情意迁移”教学法等都可以从学科特点出发,从不同侧面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有益的尝试。(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活动课程的教育功能正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活动课程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为学生的健康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是训练的结果。活动课程所具有的实践、训练功能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有着重大的作用。因此,中小学应十分重视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并不断挖掘其富含的心育资源。(三)心理健康教育与环境课程相结合。环境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优雅怡人的物理环境和民主向上的人文环境对陶冶健康的心理素质至关重要。我们一直紧扼有限的资金,通过广大师生勤劳的双手,不遗余力地去美化、净化我们的校园,力争使我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对学生施加无声的教育影响。我们也一直致力于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橱窗、板报、闭路电视、升旗仪式等渠道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输时代的主流思想,以便他们将来能够适应时代,面向未来。二、强化学校管理,进行多极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心理教育室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管。我们每学期都制订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合理安排各职能部门和各年级的心理健康辅导讲座,检查职能部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情况,并做出总结或评估,提出可行性建议。心理健康教育室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决策和主管部门,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划,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具体工作,提供相关的理论和技术支持。(二)职能部门显现心理健康教育的色彩。我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能部门包括教导处、总务处、团总支和年级组。各职能部门必须围绕心理教育室制订的计划,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特点,制订相应的部门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并付诸于实施。教导处应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课程中的作用制订心育计划,大力挖掘学科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总务处可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在环境课程中的作用制订心育计划,大力开发活动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年级该围绕上述职能部门制订的心育计划制订相应的实施方案,以保证各项计划的顺利落实。班级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石。班级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单位,其工作的力度和效率关系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成败。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各班除完成各个部门所规划的心育任务外,还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及班情制订相应的心育计划。我觉得初一年级应以发现学生个性为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初二年级应以发展学生个性为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初三年级应以发挥学生个性为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三、推进教育科研,进行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有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指导,否则就没有成效甚至产生负作用。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研究,培养出一大批“心理专家”和“心理医生”。课题科研还使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始由“点”向“面”推进。过去,我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位老师,课题确立后,经过课题组分工,逐步实行“全员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所有教职工都在统筹安排下自觉地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极大地发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度和力度。过去,我校能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只有极少数“问题学生”。课题确立后,全体学生都能受到较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步形成了“积极预防”和“及时矫正”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四、开展心理咨询,进行集约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社会经济转型期,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对那些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很多教师手足无措,或是付出了努力却收效甚微。这种经验型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加重了教师的负担,也造成了教育的高成本,低效益,甚至负作用。针对这种状况,我把个体心理咨询和治疗与团体心理调查与教育有机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较高的效益。(一)通过“心桥信箱”,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咨询。我们的信箱经常收到学生的来信,教师通过细心的辨识确定心理问题“嫌疑者”,并进行咨询会谈。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由于发现及时,矫治往往很成功。(二)对学生进行团体心理咨询。我们通过心理检测、教师观察等手段集中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团体心理咨询或治疗,这样做可以大面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并充分发挥团体咨询优势。五、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进行滚动式心理健康教育。健康与不健康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区分,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个人现在的心理是健康的,并不表示他过去或未来心理是健康的,反之亦然。建立心理档案就是要跟踪学生心理发展的轨迹并及时地矫治,这就是滚动式心理健康教育。我校由于财力、人力、技术等方面的限制,这项工作刚刚起步。(一)设立班级心理健康档案。教师必须在观察、调查、检测的基础上为班级所有学生设立心理健康档案,以便跟踪防治。(二)设立学校心理健康档案。学校心理健康档案由各班所报的“问题学生”档案构成。学校心理健康档案不是长期固定不变的,各班必须随时报送新近出现的或有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学生”档案,以保证及时有效地预防或治疗。以上只是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随着客观形势的发展和主观的能动作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将是多种多样的。让我们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春天的到来努力吧!首先,教学中要建立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这是教学过程中最起码、最主要的关系,是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相亲、相爱”,“共生活、同甘苦”的主张充分印证了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建立好这种关系,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才成为可能[1]。其次,教学中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就是说教师要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学生回答问题就是答错了,差之千里。教师要学会运用幽默的语言来激发他,不能因学生回答不准确而快刀斩乱麻,与正确答案不符而否定,甚至发牢骚、嘲讽。这种教学,学生时时刻刻处在一种担心、恐惧、紧张之中,时间一长消极心理油然而生,甚至自寨自弃。使他们的思维变得迟缓,机械照抄,背老师给定的答案。从此,他们的个性也就不再有张扬的可能。一堂成功的课,我们都有体会,无不是在老师、学生的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教和学的。从而在这种欢乐之景中养成了他们积极思维、大胆提问、大胆探求的好品质。二、采用创新教学方法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它的前提是教师的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师必须本身树立一种创新意识。才能培养好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犹如航标灯,起着一个定向的作用,要让学生学有所知,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刨,就得充分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让两者都闪出智慧的灵光。要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要变“课堂为学堂”教材为学材”说师为导师”[2]。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处理好创新也才真正领会到了其中的真正的含义。现代教育的关键是为了学生会学。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疑问、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发现、答疑这一过程来完成这一中心诚然,要真正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要彻底地从应试教育的束缚中走出来,在教学中彻底改变原有的“填鸭、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而向素质教育转轨,向探究式的教学方向发展。因此,教师就要改变过去的教学观念,即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走进课堂从头讲到尾,没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教师讲完就是背诵、作业、书写。这一整套的教学方法,只是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他们的心理接受的是“不是我要学,而是要我学”,我们要将学生的这种观念转变过来即“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不是学答而学问;不是学会,而是会学;不是因循守旧,而是别出心裁”。让他们在学的过程中主动探索与创造,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那么教师就要走下你那三尺讲台,来到学生之间同他们交朋友,共同探索,多给学生机会,让他们有充足的思维时间和空间。三、鼓励创新的动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语言和思维的综合训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题。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思维内容或教师的讲授提出疑问,和老师,同学一起探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好语文,而且有利于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因此切不可只是教师问,学生答”。认为提问是教师的专利,谁提出一个教师始料不及的问题,就被视为和老师在。抬竹杠“故意找碴子”,这些认识都是不对的。它们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要养成善于诱导学生发问的习惯,例如《鸟的天堂》有的学生问写了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为什么没看见鸟?《跳水》中为什么老船长要用枪逼儿子跳水而不用棒?《司马光》中,不砸缸行不行?《林海》一文中为什么课文中三出现了“亲切、舒服”字眼。是不是用词重复?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教师要给予高度赞扬,充分肯定。创新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真正起到主导、组织、启发、促进、鼓励、帮助的作用,要让学生真正做到善观察,善提问;敢操作。敢猜测;能独立思考,能独立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的创新、质疑,对他们的标新立异,只要有一定的道理就要给予肯定、赞扬,自己本身做到不盲从权威人士。这样设置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不断质疑、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对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思考。在思考中得出结论。在观察中得出假设,在假设上进一步分析得出绪论,真正地把课本知识转变成自身的能力,这也才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3]。本文对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方法进行了浅析,分别从创造创新环境、创新教学方法以及鼓励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教学创新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旨在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阶段语文学习是整个学校语文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基础,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能够帮助小学生学习更深的语文知识,为以后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参考文献:[1]濮坤.推敲是一种境界[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1(8).[2]张涨平、刘平.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9(36).[3]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文章来源:《心理科学进展》 网址: http://www.xlkxjzzz.cn/qikandaodu/2020/1228/674.html


上一篇:乡镇成校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探索
下一篇:闻声识“权势”